No.125 验证悖论、冰山指数与自动化意外

除了科技行业,AI 对劳动力市场看不见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No.125 验证悖论、冰山指数与自动化意外
Photo by Rajmoogles / Unsplash
💡
本期会员通讯分享了四则新闻和两篇论文。

第一篇论文探讨了 AI 训练数据的经济学。数据为什么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容易交易?现实中,AI 公司又是通过哪些五花八门的方式购买数据的?在这些交易里,价值最终流向了哪里?我们总听说数据是新石油,但这篇论文系统地告诉我们这个石油市场有多么不规范,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篇论文则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概念——冰山指数。我们能否在失业潮真正到来前,就提前预警 AI 对各个岗位的冲击?这种风险是只集中在科技行业,还是已经悄悄蔓延到了我们身边的办公室?我们平时关注的 GDP 和失业率,会不会恰好忽略了这种最关键的结构性风险?

祝今日读写愉悦,洞见深省。

有事发生

美国与日韩签署技术协议重塑科技格局

TechCrunch 10 月 29 日报道,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签署了《技术繁荣协议》(TPD),旨在深化盟友间的技术合作。该协议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太空探索和 6G 通信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主要目标是加强战略关系、统一监管标准,并保障共同的经济与国家安全。此外,该协议也被视为减少对中国技术供应链依赖的关键一步。根据协议,美国将利用日本在先进材料和机器人领域的专长,以及韩国在存储芯片生产方面的主导地位。具体合作内容包括,美日将共同制定支持创新的 AI 政策,美韩则将致力于为科技公司移除数据本地化等运营障碍。


AI 芯片需求激增英伟达市值首破 5 万亿美元

纽约时报 10 月 29 日报道,芯片巨头英伟达市值于周三首次突破 5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 AI 热潮下对其芯片的巨大需求,目前英伟达在 AI 芯片市场占据超过 90% 的份额。该公司的芯片不仅深刻影响美国经济,也已成为美国外交和贸易政策的核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英伟达芯片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相关支出贡献了美国 GDP 增长的 92%。目前,英伟达正与特朗普政府合作,处理对华芯片销售问题。市场预期英伟达将恢复对华出口,这是推动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根据协议,英伟达将向美国政府支付对华芯片销售额的 15%。


微软谷歌 Meta 大幅增加 AI 支出

WIRED 10 月 30 日报道,美国科技巨头微软、Meta 及谷歌在最新季度财报中表示,将大幅增加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资本支出。Meta 将今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 700 亿至 720 亿美元,并预计明年将有更显著增长。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预计其 2025 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 910 亿至 930 亿美元。微软本季度资本支出为 3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4%。三家公司均表示,增加投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 AI 需求,并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做准备。伴随巨额支出的是强劲的营收增长,三家公司的季度营收均实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同比增长。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也引发了部分分析师对 AI 市场可能存在泡沫的担忧。


美国城市机器人上岗执行消防割草等任务

华尔街日报 10 月 30 日报道,美国多个城市正逐步将机器人应用于消防、基础设施评估和公共场所维护等市政工作,以处理危险、重复或劳动密集型任务。例如,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消防局于 2024 年 3 月部署了一款消防机器人,每分钟可喷射 2500 加仑的水,有效减少了消防员的危险暴露。加州尔湾市则使用 5 个机器人评估超过 950 英里的公共设施,预计将项目时间从 4 年缩短至 6 个月。此外,北卡罗来纳州桑福德市部署了 10 个机器人负责市政厅约 6 英亩草坪的割草工作,底特律市则使用机器人清理公园海滩,每小时可处理 32000 平方英尺的沙地。这些应用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将人力解放出来从事其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