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8 流浪汉恶作剧、伦理原则落地与监管主体角色

BBC 内部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 AI 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No.118 流浪汉恶作剧、伦理原则落地与监管主体角色
Photo by K. Mitch Hodge / Unsplash
💡
本期会员通讯分享了三则新闻和两篇论文。

第一篇论文研究了像 BBC 这样的新闻机构,是如何将「AI 应该透明」这种大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我们经常听到研究机构发布各种听起来很棒的 AI 伦理原则,但这篇研究让我们看到组织内部的真实实操情况。透明与负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样把抽象的伦理指导变成可以实践的规则,想必是你我都关心的问题。

第二篇论文详细拆解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它告诉我们,法案是如何为 AI 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比如开发者、销售商和使用者,都设定了明确的法律角色和责任的?这些不同角色的责任是如何相互关联、逐级传递并形成一个闭环的监管链条的?以及法案通过何种机制来确保责任与控制权相匹配,以防止出现监管漏洞?

祝今日读写愉悦,洞见深省。

有事发生

AI 热潮推动旧金山房租全美飙升最快

据纽约时报 10 月 16 日报道,受人工智能行业繁荣的推动,旧金山住宅租金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全美最快的增长。数据显示,旧金山公寓价格平均上涨 6%,是纽约市 2.5% 涨幅的两倍多,月平均租金已达 3315 美元。一些获得风险投资的 AI 初创公司,例如 Cluely,直接为员工租赁豪华公寓。另一些公司则提供每月 1000 美元的租房津贴,鼓励员工住在办公室附近。这些举措加剧了住房市场的竞争,给城市的住房可负担性带来严峻挑战。


Spotify 联手唱片巨头开发 AI 音乐工具

据 TechCrunch 10 月 16 日报道,音乐流媒体平台 Spotify 已与索尼、环球和华纳等主要唱片公司达成一系列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新的 AI 产品,旨在确保艺术家和词曲作者的权益。这些 AI 工具将尊重版权,并允许艺术家选择是否同意其作品被用于 AI 训练。此举是在 Spotify 因平台上的 AI 生成音乐引发争议后采取的。上个月,该公司还更新了 AI 政策以减少垃圾内容,并引入了 AI 标签系统。Spotify 表示,公司已开始建立一个生成式 AI 研究实验室和产品团队,致力于在 AI 创新中保障创作者的权利、同意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AI 生成流浪汉入侵恶作剧引发美国警方警告

据纽约时报 10 月 16 日报道,美国多州警方正在警告一种在 TikTok 上流行的危险恶作剧。人们使用 AI 生成无家可归者入侵住宅的虚假图片,并发送给亲友以惊吓他们。警察部门指出,该恶作剧会引发公众恐慌,并浪费公共资源。警方已接到多起因该恶作剧引发的虚假报案,导致警力被派往不存在的紧急现场。警方警告,这种行为可能造成危险局面,例如武装警察与不知情的居民发生对峙。根据马萨诸塞州的法律,制造虚假紧急情况的人可能面临最高 1000 美元的罚款或两年半的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