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4 机器惯习、阶级与性别偏见
当 AI 被要求扮演不同职业时,它会如何通过品味和谈吐暴露我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阶级差异呢?
第一篇论文深入探讨了 AI 聊天机器人如何习得并内化我们社会中的阶级结构,通过模仿不同职业的品味与谈吐,展现出「机器惯习」。
第二篇论文则通过大规模实验揭示,文生图模型不仅在复现,更是在系统性地放大性别偏见。虽然结论可能不是特别新鲜,但是相对之前分享过的文献来说,这一篇的研究方法更全面严密。
祝今日读写愉悦,洞见深省。
有事发生
Meta 成功挖角 Thinking Machines Lab 联合创始人

据华尔街日报 10 月 11 日报道,AI 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 的联合创始人 Andrew Tulloch 已经离职,并将加入科技巨头 Meta。Tulloch 在上周五向员工宣布了此决定,公司发言人称其离职是出于个人原因。此前,Meta 曾试图收购这家由前 OpenAI CTO Mira Murati 领导的公司,但并未成功。此次人事变动凸显了 AI 领域激烈的人才竞争。
印尼电影业正积极采用生成式 AI 技术

据 Rest of World 10 月 10 日报道,印度尼西亚电影业正积极采用生成式 AI 技术,以更低成本制作高水准电影。随着 OpenAI 的 Sora 2 等工具的普及,电影人利用 AI 提高效率,希望用约 60 万美元的预算挑战好莱坞。这笔预算不到好莱坞大片的 1%。AI 已被用于剧本创作、视觉特效等环节,有特效师称其草稿编辑时间缩短了 70%。为应对变革,当地大学已开设 AI 电影制作课程。
2025 年英伟达已投资 50 家 AI 公司

据 TechCrunch 10 月 12 日报道,芯片巨头英伟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资 AI 初创公司。PitchBook 数据显示,2025 年至今英伟达已参与 50 笔风险投资交易,超过 2024 年全年的 48 笔。英伟达表示,其投资目标是通过支持行业颠覆者来扩大 AI 生态系统。这家市值 4.5 万亿美元的公司投资范围广泛,涵盖了众多关键领域。其中包括 OpenAI、xAI 和 Mistral AI 等大语言模型开发商,以及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和自动驾驶公司 Wayve。Nvidia 的投资还涉及 AI 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能源等多个行业,凸显了其在芯片供应之外对整个科技行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