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AI 驱动的包容性教育、聊天机器人中的社交与情感使用
AI & 社会|前沿研究每日简报 2025-04-25
核心概念
包容性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指的是确保教育系统适应所有学生,而不是要求学生去适应一个刻板的系统。一个班级里有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来自说不同语言的家庭,有些孩子可能有学习上的困难(比如阅读或数学),有些孩子可能有身体上的不便,还有些孩子可能在社交或情感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包容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所有这些孩子,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背景、能力或需求,都应该能在同一个普通的教室里一起学习,并且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支持,从而都能获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这不仅仅是把所有孩子放在一个屋檐下,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受欢迎、被尊重、被理解,并且能够充分参与到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它反对将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隔离到特殊的学校或班级,而是主张通过调整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评估方式以及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和资源(比如本文讨论的 AI 技术),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研究问题
早期教育阶段(如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群体在语言背景和个体能力(包括特殊需求)方面呈现出广泛的多样性。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充分满足这种多样性带来的需求。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儿童因残疾而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即使在校也常常缺乏足够的支持。据估计,全球约有 2.4 亿残疾儿童,其中近半数失学。另一方面,语言障碍是普遍存在的教育壁垒,全球约 40% 的人口未能在学校接受他们能理解或使用的语言进行的教育。这些现实差距凸显了对创新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以确保所有学习者,无论其背景或能力如何,都能公平地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实现真正的包容性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强大的新兴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AI 能够提供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工具,有望大规模地解决教育资源不均、个体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从而打破语言隔阂,为特殊需求学生量身定制支持,创造更具包容性的学习环境 。国际组织也认识到 AI 的潜力,但同时强调需要建立合乎伦理和包容性的实施框架,以确保其益处惠及所有学习者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 AI 如何在早期教育阶段具体地、负责任地促进包容性,成为了一个重要且紧迫的学术议题。
鉴于这些背景和不足,本文旨在探讨 AI 驱动的辅助技术是如何被设计和应用于支持有特殊需求(如残疾)的学生的?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影响如何?这些 AI 创新工具的引入,对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日常工作负担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和改变?在包容性教育环境中整合 AI,观察到了哪些普遍的积极成果和持续存在的挑战?